【引言】写下这个标题的时候,不仅有标题党的嫌疑,而且好像有些不和谐。不可否认,两会政策预期确实起到稳定行情的作用,本人从4月在每周策略中均有提及政策预期对A股的影响偏正面,尤其是在海外原油大跌、欧美股市持续惨淡的时段,A股并未跟随出现大幅下跌。全球各政府借疫情纷纷开闸防水大宽松,仍无法有效逆转悲观情绪,A股的独立性显得尤为珍贵。但两会政策预期反复提及,预期基本无更多新内容,难免有所疲乏,利好的边际效应逐日递减。在上周策略中,主要观点为大盘面临调整压力,虽然周二仍出现小幅反弹,但可操作的空间较小,从公募基金整体数据来看,净值普遍开始下跌了。当前市场观点仍集中在两会政策讨论中,都非常希翼有更好的预期,毕竟希望总好过于失望吧。
对市场保持敬畏,对未来保持乐观。(由于是公开文章,按照同花顺合规要求,不做明确个股推荐,相关股票咨询可在个人直播间留言,敬请关注。行情不易,共哏时艰。)
==========分割线1=========
回顾一下上周策略观点:变盘窗口临近,再次冲击年线后将面临下跌
具体表述为:从长周期的角度来看,只要货币宽松的环境没有改变,A股就有持续上涨的动力;当然,长周期的走势,并不能决定短周期的变化,而目前A股行情要有所改变,仅凭市场每天不足6000亿的量能很难实现,大概率还是要依靠外部事件刺激,激发场内资金活性,吸引外部资金更大规模的入场,才有希望打破目前的震荡僵局。5月15日,央行有数千亿的MLF到期。届时续作过程中是否会降息?将对行情产生较大影响。
==========分割线2=========
【盘后概述】5月20日,A股三大股指震荡走低,创业板指领跌。截至收盘,上证指数报2883.74点,跌0.51%;深证成指报10948.48点,跌0.94%;创业板指报2118.12点,跌1.21%。盘面上看,特斯拉、汽车整车、银行板块涨幅居前,国防军工板块跌幅靠前。
【资金面】
今日主力净流入:-370.5933亿元 主力净比:-5.40%
今日超大单净流入:-135.6399亿元 超大单净比:-1.98%
今日大单净流入:-234.9534亿元 大单净比:-3.42%
今日中单净流入:14.8002亿元 中单净比:0.22%
今日小单净流入:355.7932亿元 小单净比:5.18%
广大可爱的散户资金仍然勇猛的买入,而狡猾的机构和基金均在不同程度的减仓,三十年的A股市场,这两者的风格总是鲜明的对峙,胜负均有,对与否均是站在各自立场和资讯获知范围所做出的决策判断。当然,资本是理智的,理智到冷漠,在绝对的力量面前,再热烈的口号也显得单薄。
引用以下两点作为论证:
①ETF净赎回值超过平均值,短期市场资金面倾向保守
ETF 申购赎回:5 月 11 日-5 月 15 日, ETF 整体净赎回 79.11 亿份。上 证 50ETF 净申购 0.28 亿份,前期净赎回 0.18 亿份,变动了 0.10 亿份; 沪深 300ETF 净赎回 1.81 亿份,前期净赎回 0.36 亿份,变动 1.45 亿份; 中证 500ETF 净赎回 0.06 亿份,前期净赎回 0.09 亿份,变动了 0.02 亿 份;创业板 ETF50 净赎回 4.08 亿份,前期净申购 3.07 亿份,变动了 7.78 亿份。
②北上流入资金速度开始减缓
进入5月,五一休市开市,北上资金仍处于净流入状态,但5月8日开始,日均流入量呈现小幅下降趋势,虽然总体已配置型资金为主,但交易型资金关注度再提升,结合A股往年季节性走势,可认为市场保守情绪在升温,临近两会召开,政策面相对处于平静期。
==========分割线3=========
对于本周到下周三,个人行情观点:减仓观望,静待回调企稳信号
交易层面,大类风格板块整体交易热度趋于均衡。但部分品种已处历史极端热度水平。其中,电子、军工、食品饮料相对其他所有行业的过热幅度已分别位于历史92%、88%、85%的分位水平。
过去资本市场投资标的重点是银行、地产和周期,这种思维模式主要是看国家的财政政策、货币政策、基建政策。股票投资的热点表现为按照基建投资的产业链逻辑,从下游往上游传递。
【后市展望】 5月-6月虽然是业绩真空期,但是业绩反而更加重要。海外市场的不确定性仍存,A股的低估值、成长性以及避险属性再度凸显,后续外资有望持续平稳净流入。在国内新基建、老基建将持续加码的背景下,预计外资将沿科技成长和大消费这两条主线稳步流入。
==========分割线4=========
为佐证以上观点,列出以下三点论据,供参考
论据1:解禁压力有所下降,但总体承压
产业资本:继续减持。本周解禁总规模为 606.22 亿元。
其中,首发、定增解禁的规模分别为 332.14 亿元和 194.45 亿元,总体解禁压力较上期有所下降。2020 年 5 月 15 日当周,产业资本净减持 92.97 亿元。
主板净减持 37.5 亿元,中小板和创业板分别净减持 24.7 亿元和 30.7亿元。
从增减持的具体行业分布来看,银行、交通运输和采掘净增持较多,为 2.54 亿元、1.07 亿元和 1.00 亿元;而医药生物、房地产和传媒净减持较多,分别为 26.23 亿元、19.98 亿元和 11.13 亿元。
论据2:债券二级市场收益率开始回升
国债收益率:截止 5 月 15 日,1 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为 1.22%,较上 周上升0.52BP,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收于2.68%,较上周上升6.13BP。 国债收益率的攀升意味着市场保守情绪升温,风险偏好降低,对权益类市场构成一定压力。
论据3:市场情绪/赚钱效应
3月份沪深两市持续下跌,极大打击了市场做多热情,虽然4月份行情整体处于反弹上涨,但上涨幅度仅达到3月下跌幅度的一半,个股分化情况较为严重,较多投资者陷入“赚指数不赚钱”的怪圈,市场人气和关注度恢复不如预期。
==========分割线5=========
综上,个人认为,大盘再次转弱的迹象进一步明显,虽有政策维稳托市,但边际效应在递减,公募基金仓位本月调仓较为明显,科技类板块资金持续流出,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市场短期做多情绪,加上海外疫情仍未有显著控制,极大的影响了国内出口,总体反馈在GDP数据,仅靠国内新基建和消费刺激,显得压力重重,这也是政策从“六稳”转为“六保”的所在吧。
温馨提示:文中观点仅为个人观点,各图表数据和政策提示均来自公开信息,仅供参考,不作为投资依据。
欢迎交流,敬请关注本号(点击我头像+关注),股票行情交流可直接在直播间留言。
炒股吧发布文章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
股市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!